廊坊新聞網訊(李冬雪 實習編輯 王靜瑜 攝像 王梓涵)4月13日,勝芳小河西同義高蹺會走進廊坊師范學院在正門北側廣場進行展演,為全體師生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傳統文化盛宴,師生共同進行非遺文化學習、觀摩和體驗。
本次傳統文化進校園、文化育人和美育教育活動由廊坊師范學院校工會、團委、教務處與社會發展學院聯合開展。雖然是在晚上表演,但絲毫沒有影響高蹺表演者的演出熱情和師生們的參與熱情。表演者畫著夸張的臉譜,身著艷麗的服裝,拿著扇子、手絹、木棍、刀槍等道具,采用扭、浪、逗、相的表演技法,邊舞邊唱,以嗩吶、鑼、鼓配樂,通過嫻熟、熱烈、奔放的形體語言向觀眾抒情達意。在場師生看得喜笑顏開、高呼喝彩、掌聲陣陣。學生們踴躍報名學習走高蹺。
據了解,同義高蹺老會主要表演動作有鍘草、擺腿子、瑤子翻身、打花棒、大劈叉、小劈叉、蝎子爬、騎駱駝等。表演形式有“踩街”和“撂場”兩種,撂場有舞隊體邊舞邊走各種隊形圖案的“大場”和兩三人表演的“小場”,角色間多為男女對舞。
非遺進校園,不僅能夠讓學生近距離接觸非遺文化,感受勝芳小河西同義高蹺表演的精髓,豐富學生內心的文化底蘊,提高學生自身的道德素養和人文情懷,樹立文化自信,更能促進同義老高蹺的傳承和發揚。 |